![]() | 1 9A0DIP9kgH1O4wjR 2024-08-12 09:40:21 +08:00 ![]() 在我看来白砂糖的危害更大 |
2 jackzhengjbs 2024-08-12 09:49:23 +08:00 via Android 赤藓糖醇其实比白糖更贵,生活中吃到更多的代糖是阿斯巴甜和安赛蜜、山梨糖醇这些,与其担心甜味剂的危害不如减少糖分的摄入,糖分的危害更大 |
3 zictos 2024-08-12 09:49:48 +08:00 只是说可能增加,而且你也并没有直接吃。 比如我听说吃蕨菜可能导致更容易致癌,但是我吃泡菜的时候还是经常会点一些蕨菜。 白砂糖肯定危害更大,特别是对牙齿。二甲双胍的药我感觉可以当保健品吃,能降糖,据说还有抗衰的作用。 保健品深海鱼油据说对心脑血管有好处。 |
![]() | 4 SilentOrFight 2024-08-12 09:53:58 +08:00 哈?现在这些关于糖和代糖的研究和论文多多少少都受到赞助资本的控制,早就不能相信了。 |
5 Greenm 2024-08-12 09:58:34 +08:00 甜味剂跟白砂糖比起来,明显是白砂糖的危害更大,甜味剂估计就跟红肉一样,最多算个 2A 类致癌物吧。 |
![]() | 6 Shinu 2024-08-12 10:01:20 +08:00 现在看这些完全没用, 对于代糖是否有危害, 和跟白砂糖对比危害程度, 至少还要等 50 年, 就跟美国 70 年代将肥胖归结于脂肪摄入, 而避开宣传糖分危害的一样, 食品健康被糖类资本挟持了 50 年, 高剂量糖分添加了 50 年才被揭开危害 |
![]() | 7 ouqihang 2024-08-12 10:04:36 +08:00 via Android ![]() 做了一些实验证明了某些相关性就可以公开发表,要看期刊的水平,是不是啥都给发,不然谁都可以设计一些实验做一些荒谬的结论。 |
![]() | 8 pkoukk 2024-08-12 10:04:59 +08:00 可能而已 2A 致癌物的医学评定是很可能致癌 红肉就是 2A 致癌物 |
![]() | 9 AllenTsui 2024-08-12 10:05:49 +08:00 ![]() 我吃的食用油里,啥致癌物没有? |
![]() | 10 qilme 2024-08-12 10:16:59 +08:00 via Android 糖醇类甜味剂大多为天然甜味剂,国标不限量。人工甜味剂国标都有限量,剂量内安全。另外两年前就有 nature 发表过相关文章,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3-02223-9 |
![]() | 11 xubeiyou 2024-08-12 10:40:05 +08:00 少熬夜多运动 管住嘴先-= - |
![]() | 12 murmur 2024-08-12 10:42:02 +08:00 ![]() 30 克赤藓糖醇?????? 这玩意我不记得一丢丢就有非常甜的效果 |
![]() | 13 Claire9518 2024-08-12 11:01:33 +08:00 @qilme Nature 这篇在 pubpeer 上有大佬匿名提出过质疑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D95A440ACD75C062695FFE1421694C 见仁见智了 |
14 x2ve 2024-08-12 11:02:30 +08:00 via iPhone 白砂糖喝完还好 赤藓糖醇好像喝完会口干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 |
15 okaysir 2024-08-12 11:17:39 +08:00 真味只是淡,非天然添加剂多各种加工食品都要适当节制。 |
![]() | 16 manhere 2024-08-12 11:20:17 +08:00 那...煤油呢? |
![]() | 17 marcong95 2024-08-12 11:22:41 +08:00 爱吃甜食的应该不爱吃赤藓糖醇,本人而言对大多数代糖都觉得口感比蔗糖差,饮料的话我只有蔗糖/无糖两种选择。 「目前市面上的甜食不说 99%,起码 90%都有甜味剂,毕竟成本低效果好,路边卖馒头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用了。」 90% 甜味剂我觉得你说的赤藓糖醇,赤藓糖醇成本应该是比蔗糖高的,是近年来标榜健康之后才用得多。你说的成本低应该是安赛蜜、三氯蔗糖这种。 |
![]() | 18 Chaiii 2024-08-12 12:08:35 +08:00 虽然帖子无关,但是我想说,觉得楼主的头像很有品味。 |
![]() | 19 Tyrant1984 2024-08-12 12:31:06 +08:00 我在家买的三氯蔗糖,一些需要放糖但又不太想放糖的时候,就用这个代替了,就是我买的是纯的三氯蔗糖,300-600 倍的甜度,控制量稍微有点困难,得多练。通常做饭的时候是不用它的,因为真的很容易放多,主要是喝甜汤汤甜粥或者冲泡冰糖菊花的时候用。 优点是味道和蔗糖完全一致,而且由于甜度非常高,十几块钱买一小包 200g ,够吃好几年的了~ |
![]() | 21 evan9527 2024-08-12 12:46:00 +08:00 平均每个工作日一瓶零度,持续 5-6 年了,现在还不知道有什么影响。 |
![]() | 22 BwNVlwSq 2024-08-12 13:28:14 +08:00 现在市面上的 0 糖饮料,大部份都是赤藓糖醇... 买之前记得看配料表 |
23 Mithril 2024-08-12 13:37:44 +08:00 一共 20 人的研究? 我跟着链接过去看了看,这人确实可信度值得怀疑。 |
![]() | 24 imaple 2024-08-12 14:12:16 +08:00 换木糖醇呗, 糖尿病人都用, 而且甜度比赤藓糖醇高 |
![]() | 26 NerbraskaGuy 2024-08-12 14:46:10 +08:00 实验是在代糖和蔗糖相同量下面对比的吧,但是实际生活里蔗糖摄入比代糖更容易,论总体量还是蔗糖更高 |
![]() | 27 rfufu 2024-08-12 16:03:16 +08:00 这个实验明显不具备强有力的说服力: 第一,样本量小,涉及 20 名参与者,每组 10 人。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样本量,因此很难将研究结果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譬如种族、性别、年龄的区别)。 第二,研究时间短,该研究体现代糖和糖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短期相关性,没有追踪长期的健康结果,比如实际的心脏病发作或中风。观察到的短期影响可能不会转化为长期风险。 第三,研究仅关注中年健康个体,这意味着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已有健康状况的人,特别是那些已经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 第四,缺乏机制说明。实验结果不包含赤藓糖醇生物代谢过程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 总而言之,目前主流的结论依旧是,白水最好,糖的坏处大大地,代糖的危害可能比糖少,因为大部分代糖的危害都尚不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