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标题描述的感悟,是过年回去之后跟发小交流之后的感受。
体现以下几点:
1 、从来不担心失业的问题,个个都是初中毕业就出来摸爬滚打的
2 、反而会主动“失业”,这种事情往往发生在过年后。因为过年大家聚会吹牛交流后,就会发现某某事情有搞头,随即喊上几个要好的亲朋好友搞
3 、非常喜欢抱团,然后个人承担的风险降低不少。
4 、宁愿自己做小生意,也很少给别人打工
5 、什么 35 岁、45 岁的,从来没这个担心
不知道是不是骨子里的「爱拼才会赢」,但是老家同辈给我的感觉,就是打不死,真的打不死的小强。怎么都能找到出路的那种。我深受启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也希望大家以后越到职业危机,35 岁问题,一起振作起来,做一个打不死的小强
![]() | 1 RiverMud 2024-07-10 13:48:06 +08:00 钢铁产量全球中国第一,中国河北第一,河北唐山第一。民营钢铁厂老板比例福建长乐第一。 |
![]() | 2 zjp 2024-07-10 13:57:26 +08:00 via Android 说明民营经济发达 |
3 miniliuke 2024-07-10 13:58:32 +08:00 今时不同往日 |
![]() | 4 ixoy 2024-07-10 14:01:59 +08:00 人各有志,有得有失。打不死,折腾;怕被打,苟着。 |
5 irever 2024-07-10 14:42:00 +08:00 ![]() 有同感。我觉得网络和现实已经脱离了。 现在网上很多人说“35 岁危机”,其实只是这部分人的“中等收入陷阱” 他们拿着较普通人高的收入,害怕收入断崖,保持不了现有的生活水准。 而现实中呢,很多人并不在网上瞩目,他们在为了生活而忙碌。 很多做小生意,摆摊、做个体户、开小吃店的,他们才没有 35 岁危机和收入陷阱。 每天能多挣点,就买点好吃的好玩的,要是挣少了,就紧巴点过。 粤闽浙的人,以前为了生活下南洋、漂北美,现在依然愿意四处闯荡和拼搏。 |
6 ff521 2024-07-10 14:44:36 +08:00 福建人润的非常成功 |
7 ff521 /div> 2024-07-10 14:45:35 +08:00 把福建人的基因和文化都播撒到全球了,非常 666 |
8 JasonFW 2024-07-10 15:00:11 +08:00 via iPhone 福建几乎没平地,以前粮也种不了,都是给逼出来的 。 |
9 NoOneNoBody 2024-07-10 15:28:53 +08:00 我们活在“线上”,视力很远,能看到全世界,但眼光也很短,就看到身边寥寥无几那几个认识的人 他们才是实打实生活在现实中的,圈子大 要懂一个人的心思,还是需要真实接触才行,不要管人家懂不懂翻去看外面的世界,先去接触一下吧 |
![]() | 10 Maroontor 2024-07-10 15:39:13 +08:00 福建人去东南亚的比较多 |
![]() | 11 cheneydog 2024-07-10 15:44:50 +08:00 个人认为只是策略问题。 有人走灵活多变路线,有人走深耕死磕路线。无所谓优劣,只是适应自己和适应社会的问题。 只是目前的社会现状可能更奖励灵活多变路线的人,深耕死磕的人除非特别优秀不然会有点被打压。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未来哪个策略更好也说不好。 |
![]() | 12 blackboar 2024-07-10 16:24:36 +08:00 很正常,在浙南、闽南、潮汕这一块属于常见思维,都比较敢打敢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