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TGW 的所有回复 第 1 页 / 共 1 页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TGW    全部回复第 1 页 / 共 1 页
回复总数  4
2016-08-09 17:31:23 +08:00
回复了 TangMonk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阿里云的按量付费和 QingCloud 相比,谁更好?
@TangMonk 青云的收入 80%来自私有云客户,软件收入 PaSS 服务+运维自动化费用抽成,公有云是验证产品的,还有青云的机房硬件几乎都是自主设计的,而不是采购大厂设备,今年青云用户大会,黄允松说 12 月份青云公有云降到冰点价,甚至比阿里云还便宜
2016-08-09 03:50:22 +08:00
回复了 songw123 创建的主题 云计算 QingCloud 又挂了
1.关于 VIE 架构与期权

VIE 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非常特殊的企业结构安排,其主要目的之一在于为国内创业企业有效搭建海外架构以实现海外融资和上市等资本运作的目的。

基于 VIE 架构的创业公司给予员工的期权( options ),其本质是一种可以通过购买而获得公司股票的权益,目的在于激励员工同公司一同成长,并在股票具有流通性(主要包括公司上市或者被收购)的情况下,使员工可以获得对应相应股票数量的现金收益。换句话说,期权是一种可以行权的权益,而行权指的是通过期权协议约定的价格与条款购买公司股票,将期权变成股票( shares )。

持有 VIE 架构公司期权的在职员工,可以一直持有期权,直到期权成熟后可以通过行权获得股票并将股票出售实现收益;如果员工离职,那么需要根据期权授予协议规定,在一定期限内行权。

目前按照大陆外汇管理局政策,在公司境外上市之前,中国大陆居民自然人无法直接持有境外公司股票,也就是说持有 VIE 架构公司期权的员工,在公司上市之前,存在可能无法行权登记为公司股东的情形,除非该居民进行根据外管局 37 号文申请登记并通过。但是该登记一般是针对 VIE 公司的中国自然人股东(一般是创始人和自然人投资人)进行的,该登记流程的成本、复杂度、风险等因素决定其可行性极低。在境外公司上市后,上述限制不再继续,只要公司按规定依法登记且经过一定的限售期后,员工无论何时都可以行权和登记为股东了。公司收购的时候情况又与上市不同,已经成熟的期权在公司收购时一般会为员工带来一定的现金利益,但也并非必需将员工登记为开曼公司的股东,而是实践中有不同的灵活的现金处理方案。

综上,根据中国大陆相关法规制度,在公司上市前,中国大陆居民自然人的员工可能确实无法通过一般性的行权登记为境外公司股东,即意味着在协议规定的行权期限之后,期权将失效。部分公司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的代持等不合规的解决方案,属于违规操作,是将公司及全体在职员工利益置于法律风险之下,而且大陆法律也很有可能无法真正保护被代持者的利益。

Yunify Technologies Inc.(青云 QingCloud 的拥有者)设立于开曼群岛( CaymanIslands ),所以公司股票是在境外发行的,符合上述情况。中国大陆很多著名的公司也采用 VIE 架构,不仅是互联网行业、 IT 行业,传统行业里也不乏见,都适用于上述规则。

2.关于已经获得已成熟期权的员工离职后的利益保障

那么,在公司未上市或被收购的情况下,对于已经获得期权且部分或全部成熟了的员工,离职后是否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获得一定补偿呢?这取决于公司的态度。

对此, Yunify 的态度是肯定的。 Yunify 一直以来秉持通过制度公平公正地保障所有员工的权益最大化的原则,而在该场景下的可行方案(即,既合法又能保障员工与公司双方权益的方案)主要包括获得董事会批准的已成熟期权的转让或回购。要指出的是,大多数公司并不会采纳这两种方式,但是考虑到中国现有法规及 VIE 架构对员工期权保障的不友好,以及 Yunify 对员工的重视与肯定, Yunify 坚持通过董事会批准的形式,以合法可行的方案保障离职员工的利益。

3.关于近期文章提到的离职员工期权行权问题

近日知乎专栏《职人社》经当事人授权发表文章《注册在开曼的公司,其期权究竟能不能买?》,该文引起了网络热议,并引发一系列延展评论。在此,作为该文的当事公司, Yunify 对该文涉及的离职员工 Hu Xinyu (出于员工隐私保护,使用拼音,以下简称为员工 Hu )与我司之间的交涉情况进行正式而明确的说明。

首先,该文关注的问题即其标题“注册在开曼的公司,其期权究竟能不能买?”,这也是此前员工 Hu 在离职后同公司多次沟通的焦点问题。关于该问题,公司对员工 Hu 给出的回复(含公司律师的邮件回复)是否定的,原因参见本文第 1 点,不再赘述。但在电话及邮件沟通过程中, Yunify 的 CEO 本人也多次明确向员工 Hu 表示,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提供补偿,包括承诺未来公司上市之后授予他股票,以保障其获得未来可能的更大收益,但是在这一点上,双方并未达成一致。这是因为员工 Hu 本人坚持寻求购买股票行权的办法,因此公司才要求律师对员工 Hu 的这一要求作出正面回复,以至后来出现《能不能买?》一文。

其次,该文并没有提到曾经在沟通中涉及的“其他形式补偿”的态度和内容,此事也一直在沟通解决过程中,员工 Hu 本人也曾经沟通某些文章作者,删除并未得到他本人授权的有误导性质的文章。但是后续仍有部分言论将“期权能不能买”这个问题有意或无意地偷换成“公司是否履约”、“期权合同欺诈”等问题,为青云 QingCloud 带来无端中伤。因此, Yunify 官方发出该说明,正公司声誉。

4.关于员工 Hu 离职后期权问题的解决方案

基于本文第 2 点所述原则,根据公司董事会对于此类事项的统一规定,公司欢迎员工 Hu 通过以下两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来保障其个人利益:

1) 如果员工 Hu 要求,公司愿意对其在职 26 个月内已成熟期权进行回购;

2) 公司允许员工 Hu 对其在职 26 个月内已成熟期权进行转让。

具体条款遵照公司制度和董事会对此类事宜的细节规定即可。

另外,公司还提供了一个选项。鉴于公司已经确定拆除 VIE 结构,所以也欢迎该名离职员工 Hu 自愿行权,并可在完成 VIE 拆除后登记为股东。

双方一直就上述方案在持续沟通中。

5.关于网络言论

员工 Hu 本人授权的知乎专栏文章主要是探讨购买期权的可能性,而并未指责或暗示公司有任何不良态度或手段, Yunify 对此表示理解,并因此前关于中国法规制度、公司期权激励相关知识与信息交流解释不够充分,从而导致员工对购买期权有着误会和不解表示遗憾。同时,希望本次说明能够向所有关心青云 QingCloud 以及员工 Hu 的网络舆论提供清晰的解释,消除大家的疑惑。但是对部分言论不负责任的恶意中伤与诽谤, Yunify 坚决反对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2016-08-03 14:48:57 +08:00
回复了 RangerWolf 创建的主题 云计算 国内云厂商 IOPS 哪家强?
@bingwenshi 青云对象存储 qinqStor1.0 何时上线
2016-01-24 07:28:28 +08:00
回复了 TGW 创建的主题 云计算 qingcloud 和阿里云是竞争对手吗?
青云 SDN2.0 是全球领先的,为什么 awz 进入中国如此困难,就是因为 awz 是基于思科硬件才实现虚拟网络,无法实现控制和转发分离,而 SDN 成熟是市场真正要的,青云北京 3 区是青云布局全球化第一个节点,2016 年~2017 年第二个节点是广州,青云环北京广东骨干网完成,可以给其它区域提供光纤直连服务,实现互联互通,而青云 Iass 透明化,云计算消失,变成看不见的一层.
为什么说 IaaS 会彻底的消失:

现在还有人谈论 IaaS ,因为这个行业刚起步。我认为没几年的时间, IaaS 就会彻底的消失。在公有云平台上已经可以感觉到,客户越来越不在乎计算机的死活。青云为什么推出按秒计费?是为了告诉用户不需要关注底层的计算机设备。用户如果觉得资源不够用,立刻可以拥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如果觉得太多了,可以立刻把它销毁。

按秒计费不是技术话题,是你怎么看待 IT 资产的问题。我希望让每个人理解, IT Asset is nothing ,这个世界不存在 IT 资产,没有这个东西。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叫 IT capability(IT 能力),当你需要计算时,我给你 CPU 和内存条;当你需要存储时,我给你存储空间;当你需要块设备时,我给你硬盘;当你需要交换时,我给你二层交换机;当你需要路由时,我给你上三层交换机。

我们会进入一个美好的时代,交付模式会变得极其多样化。 IaaS 会消失,而 PaaS 和 Orchestration(编排层),尤其是 PaaS 和 SaaS 这两层会蓬勃兴起,这是谁的天下? Partner 的天下。你们还记得 Gmail 怎么崛起吗?八年前 Gmail 崛起。电子邮件是打从互联网以来,最老牌的应用了。 Gmail 改变什么了? SMTP 、 POP3 、 IMAP ,所有的一切都是作为电子邮件服务商应该有的东西。 Gmail 仅仅改变了交互界面,并把信息的搜素做得更好。这么简单的改变,居然将一个完全没有电子邮件服务的公司推到了市场排名第二的位置,仅次于 yahoo 。没有人能说微创新是不顶用的。所以你问青云会在平台上发展面向应用的东西吗?我说不会。我们会支援给 Partner 这些人。 Partner 的空间非常大。

IaaS 透明之后,青云如何定位:

青云一定会在 Orchestration(编排层)和 PaaS 上深入挖掘,我们在存储领域和大数据领域,投了很多钱。在对象存储的研发时间已经超过一年,大数据的研发时间也有将近一年了,明年的投入会继续放大。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这么重视对象存储。对象存储用来放置任意品类的数据,尤其是非结构化的数据。不管是照片、音乐、视频都能放,包括您的文本、文件、压缩包都能放。对客户来说,青云就是一个数据银行,一个保管箱,帮你保管一切秘密。全球对象存储的鼻祖叫 Dropbox ,它做得不怎么好,这不是对象存储行业的问题,而是定位的问题。同样在美国,比它晚一点起步的 Box.net ,这家公司的业绩相当不错。 Dropbox 面对的是 to C 和 to 小 B ,就是所谓的长尾市场,或者称之为淘宝模式,中国人一听就懂。但 Box.net 不是这样的,第一, Box.net 走精英客户模式,只做中、大型客户,小型客户谨慎从事。第二,它大量走渠道模式,因为走渠道会有很多人基于 Box.net 开发之上的应用集成。这和青云做的事情一样,第一步要爱的是精英客户,因为我没那么多钱烧。

二、青云会非常重视 PaaS 的开发。比如关于 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和集群管理。 Mesos 、 Docker 、 Kubernetes 在迅速的发展,虽然离大型企业的生产环境还有距离,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冲劲很大。我希望可以纳入更多的框架进入青云,将更多 workload 运行放在青云平台上。明年的开发计划会将硬件、虚拟机、容器、单核这四代产品融成一个系统,听起来很让人兴奋。能够保证用户的东西可以任意的运行在不同的计算环境里面,青云可以支持更多的上层创新。

三、青云整套系统的运行,是靠点对点机器人的运维管理系统,这是真的,不是忽悠你们的,每天都在跑的。我会将它进一步拟人化,慢慢由后台走向前台,它会开始成为系统性的智能输出到用户前端。简单来说,我不仅仅涉足数据中心,帮你处理后台的进程,我也会慢慢接管前台可以被标准化、流程化的系统,这是靠我的智能技术来做,这是中期计划。

云计算时代的合作伙伴生态之变:

在云计算时代,除了压货和出货的事情外, Partner 会迎来一个很好的时代,叫开发。为什么开发很关键?我在外面跑了很长时间的客户,有一个很深的感受,现在很难找到 One size fit to all , 100%适用的解决方案。我不认为有一个公司可以垂直吃透所有的行业,这一定是长期在行业和客户身上奋斗十年、二十年的人才可以搞明白的。

举例来说,某银行主要的 vendor ,跟他们合作的时间超过 15 年。这些 Partner 对银行的理解度高于银行自己的员工和老板的理解度。银行的工程师们更像是项目经理,真正把这个东西运行好,让老百姓顺利的存钱、取钱、买债券、出债券、买基金、出基金、进行股票交易、托管等等,这些东西实际上是 vendor 在了解。这非常关键,而这个东西不是中国特色,美国也一样。花旗银行是怎么运转的?旅行者集团、汇丰银行,它们是怎么运转的?没有区别。这叫术业有专攻。

传统 IT 有一个很大的困境,没有一个可以无穷无尽的水平扩展覆盖能力,但是云不一样。为什么我说这家公司要从 vertical(垂直)伸缩的公司要变成水平伸缩的公司。云为我们带来产业理念上的改变, IT 行业会变成水平切分,而不是垂直切分。在每一个平面上都会有不同的 Player(玩家),通过 API layer 进行协作。别人我管不着,但是青云的 API 是 100%开放的,包括 Internal API ,除了青云谁还可以做到这一点?没有。其他企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 Limitation(限制),甚至签合同后才能给你开放有限的 API ,还有诸多的 Limitation 在里面,超过这个 Limitation 怎么办?付钱。你把钱付了就可以用我的 API ,这绝对不是 Ecosystem 。公司结构在业务层面变得 Horizontal(水平)之后,给予 Partner 一个很好的机会,你可以在此之上开发出更多更精彩的东西。类似于苹果公司的 Apple Store 会变得很关键。

在中国大陆第一家做云的厂商叫 CloudEX(云快线), 09 年开业, 2011 年关门。第二家叫大云,在 CloudStack 上做的,主导人叫黄晓庆,他现在已经不在中国移动了。第三家是阿里云,现在还活着。阿里云之后起来一大批,包括盛大云、腾讯云等。这么多做云的,你觉得他们都很笨,想不到苹果模式吗?我不信。我从来不觉得我们的团队比别人的团队聪明多少,而是这颗心公不公平的问题,是你如何看待 Ecosystem 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你如何看待钱是流到你的口袋里还是别人的口袋里的问题。

青云建立 Ecosystem 希望让 Partner 体系,所谓的渠道可以变得越来越透明,并且靠实力吃饭。什么是靠实力吃饭?一是可以吃透用户的业务模型;二是真正可以帮助用户 deliver 价值,这非常关键。 Partner 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有兴趣研究的话,可以看出在 QingCloud 的 AppCenter 里,虽然是我们选择过的 Partner 入驻,实际上也有优劣之分。这是我所想要的,没有对比,永远不知道谁好谁坏。想象如果在 IaaS 领域没有 QingCloud 会怎样?很有意思吧。大家都一样,没法比较。所有的人,包括消费者、媒体圈、做评论和分析的人都认为这理所当然,这入了谁的圈套?这是关于 Ecosystem 的第三点,我对 Partner 的定义和以前有一个很大的改变,我不认为 Partner 是分销商。事实上无论我们的新型客户或者传统客户,现场的情况是能够为客户创造叠加价值的人更得客户的欢心。一个健康的生态所生产出来的东西是为整个社会创造财富,而不是为我的公司创造财富,这非常关键。
关于     帮助文档     自助推广系统     博客     API     FAQ     Solana     92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14ms UTC 21:04 PVG 05:04 LAX 14:04 JFK 17:04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ubao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