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 Chrome 遇到这种情况竟然不弹警报,还好我内存挺大,没受到影响。
]]>右邊的個人頭像變成了圓形。
依然很清爽,沒有廣告。
更加的社交化。
原先是什麼樣的,有沒有人知道?要是有軟件能夠找到之前的版本就好了
現在也沒有辦法說明已經是改版的,還是一直都是這樣
]]>试过了 RSSHub 的方法,发现失效了,不能刷新订阅内容了。
]]>脚本仅在 Firefox 上测试过,Chrome 运行如果有问题请自行 debug😘
// ==UserScript== // @name 知乎热榜过滤 // @namespace http://tampermonkey.net/ // @version 2025-06-25 // @description try to take over the world! // @author You // @match https://www.zhihu.com/knowledge-plan/hot-question/* // @icon https://www.google.com/s2/favicons?sz=64&domain=zhihu.com // @grant none // ==/UserScript== (function() { 'use strict'; // 并不是包含这些词语的话题不好,只是不想一遍又一遍在热榜刷到这些话题,请自行修改 const tempWords = ["清华", "杀伤力", "大胃王", "阅兵", "迪斯尼", "台独", "普京说", "某日本", "韩国人", "印度", "种姓", "艾滋", "高铁", "伊朗", "高考", "社会底层", "苏超"]; const commOnWords= ["这么贵", "反驳", "有的人", "网友", "如果", "卧槽", "养老", "社保", "腐败", "领导", "职场", "甜文", "虐文", "古言", "言情"]; const dailyWords = ["国足", "车位", "计划生育", "贫困生", "盲人"]; const emotiOnWords= ["落泪", "看哭"]; const mediaWords = ["新京报", "观察者网"]; const starWords = ["棉花大哥哥", "王楚钦", "王伟恒", "张若昀", "韩红", "吴彦祖", "黄杨钿甜", "董宇辉", "白岩松", "张雪峰", "那尔那茜", "樊振东", "凤凰传奇", "曾毅", "张桂梅", "姜萍", "吴京"]; const womanWords = ["育儿", "性资源", "结婚", "离婚", "女", "相亲", "彩礼", "胖猫"]; const hisWords = ["伟人", "共产主义", "京剧", "袁隆平", "钱学森"]; const brandWords = ["特斯拉", "阿里巴巴", "泡泡玛特", "米哈游", "抖音", "星链", "字节跳动", "鸿蒙", "长安", "BYD", "比亚迪", "小米", "yu7"]; const blockWords = [ ...tempWords, ...commonWords, ...dailyWords, ...emotionWords, ...mediaWords, ...starWords, ...womanWords, ...hisWords, ...brandWords, ]; const fLen = blockWords.length; function checker(text) { if (typeof text !== 'string') { console.error("checker: text should be string"); return true; } for (var i = 0; i < fLen; i++) { if (text.indexOf(blockWords[i]) !== -1)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function nodeFilter(node) { // console.log("node", node); if (!node){ return; }; // 标题和 tags 都进行检查 let aList = node.querySelectorAll("a"); if (!aList || !aList.length) { return; }; Array.from(aList).some(a => { // console.log("text", a.text); if (!checker(a.text)) { // 隐藏包含关键字的话题 node.style.height = 0; node.style.overflow = "hidden"; return true; }; }); }; function listFilter(list) { if (!list || !list.length) { return; }; list.forEach(n => { nodeFilter(n); }); }; let observer = new MutationObserver((muts, obs) => { muts.forEach((m) => { let newNodes = m.addedNodes; if (newNodes.length > 0) { listFilter(newNodes); }; }); }); let domList = document.querySelector('[role="list"]'); listFilter(domList.childNodes); let optiOns= {'childList': true}; observer.observe(domList, options); })();
]]>不得不放开阿
都 ai 时代了, 几篇文章还不让看, 谁还稀罕呢
]]>我在知乎上的文章和长篇回答的开头都写上了备份链接,这样就算别人没有登录,看不到下面的内容,也能去备份链接看到全文
]]>直达链接: https://chromewebstore.google.com/detail/remove-zhihu-red-icon/pckhdcamlkaoeoklfpaefimfcpihkfjj
声明就是个普通个人用户,有时回答下,大部分时间随便看看。没开通任何会员,账号也没给过谁。
]]>届时,「匿名发布」入口将会取消,用户将不能匿名创建问题或匿名发布内容。对于历史匿名内容,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将其转为实名。
知乎反对编造不实信息、恶意诽谤他人等行为,无论内容是否匿名,同样受到《知乎社区规范》的监督和管理,创作者应当对自己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如内容中存在违法违规信息,平台将按具体内容违规类别予以相应处置。
我们希望创作者们能持续秉持「认真、专业、友善」的创作态度,以真实身份进行创作。今年 4 月,我们推出了专业身份认证,知友们可以更便捷地进行认证,让内容更专业,让表达更真实,更好地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就先不说内容,运营。就产品操作这块,就充满了自以为是。一开始就想自己创新,连人家手机的基本使用逻辑都改了。最简单的,上划,下划是切换答案,不是刷新,为了这个功能,打补丁似的加了个愚蠢的圆形浮点按钮来切换答案,经常误触。回滑居然还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你如果没有见过回滑是用渐变来过渡的,可以用知乎的 app 感受一下。而且,有时候回滑还会完全白屏。
它的回到主页面的功能,必须自动刷新,是不是自己有什么 bug 盖不住,不刷新就会跑出来?往往是看着一个主题觉得可能有意思,结果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被自动刷掉,真的太愚蠢了。真的是服气,你说一个 app 可以做得好不容易,能够把 app 做得那么烂的,那真的是更加不容易。
整个 app 使用速度奇慢,原来用 iphone x 上以为是我的手机本身慢,结果现在 iphone 14 了,还慢得跟个傻子似的。还有那个视频播放,就像一个三流的小厂做出来的东西,各种 bug 。视频播放的使用逻辑也是一大堆问题。有些视频最后会发点总结性的文字,于是你需要暂停一下,结果呢,它就会在视频播放停止的时候闪上一个倒计时,要么重播,要么下一个,完全没有继续暂停的选项,产品经理真的不需要门槛,真的就顺应了之前的那个笑话:“你不会美术,不会程序,没关系,你去做产品经理吧。”
而且这种垃圾 app ,往往都是用所谓的跨平台方案做的,能用 js 绝不放弃的那种。耗电严重,速度卡顿,用户还要为了这个 app 训练出不一样的使用手机的方式。国产的 app ,大多都是这个鬼样子,但是知乎在这些鬼样子的 app 中,真的是脱颖而出,让人叹为观止。
国产的 app ,对用户的手机都毫无敬畏之心,想怎么霍霍就怎么霍霍,微信也是,知乎也是,京东淘宝其实都是,每一个 app 都想做成一个平台,都当自己是个操作系统。反观国外的 twitter ,虽然骂的人那么多,但是人家的 app 本身的质量,不管是使用方式还是产品逻辑,都比国内的好太多了,而且功能就是尽量简单,能少就不会多。国内那些做 app 的人真的一点都学不会吗?哪怕别人的 Instagram ,也是用跨平台的技术 React Native ,易用性和性能也没有差到像国内这些流行的 app 的这种程度。
]]>审查和删帖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但由内容发布者选择性的展示评论,目前我只在知乎看到过,连微博这种垃圾场,据不太常用微博的我观察,也只是说过滤部分评论,但并没有给微博作者选择性展示的权力。
知乎把这个功能玩出了花,简单来说就是评论区变成了发帖者发文章者的一言堂,发软文的、发广告的、骗人的、发垃圾内容的,开启评论筛选,然后再用小号去评论,然后精选小号的评论置顶,凡是反对的一概不展示,这就是知乎的评论筛选。
另一个功能就是相当于给匿名发帖者留言,我不止一次看到求包养的帖子,都是开启了这个评论筛选功能。
知乎比起十年前水的不是一星半点,但就目前来说,在简中互联网还是沉淀了不少高质量信息的,尽管如此,这个评论筛选还是非常恶心人!
你们怎么看呢?
]]>ipfs 链接会返回多个链接,这个可以发给朋友,或者直接转发生成的 html 文件。
注意,这个对图片支持不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