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买这套书(两本),并认真阅读学习: 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 1+2 ,盖兆泉 著。
摘抄书的介绍:
本套装包含两本书:《做孩子的英语学习规划师:中国儿童英语习得全路线图》和《做孩子的英语学习规划师 2:懒人解决方案》。作者是深受家长推崇的英语教育专业人士盖兆泉。在第一本书中,作者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和亲身实践,为国内 3-12 岁的孩子规划了一条英语直线学习路径。书中引入了二语习得理论,澄清了英语学习误区,探讨了英语启蒙方法,并推荐适用于各年龄段孩子的英语习得资源。
在第二本书中,作者为在家进行亲子英语启蒙的父母提供了更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更详细的可照着走的路线图,解决方案涵盖 3 岁启蒙阶段到 15 岁学术英语阶段。在书中,作者按起始年龄给出三个不同的方案:3 岁起点、6 岁起点、8 岁起点。针对每一具体年龄,给出指导方案,并按月给出了阅读、裸听、视频等可学习的具体资源。每章最后,还有知识板块,提供关于英语学习的理论知识以及一些常识。
读完这两本书以后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以及自己孩子的情况裁剪或者选择不同的材料。 比如,书里面说作者的孩子去了双语幼儿园,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条件上双语幼儿园,如果家庭经济情况不允许,或者当地并没有合适的双语幼儿园就可以跳过。 再比如,书里列举了很多英语学习材料,孩子小的时候可能还不会抗拒,长大后就会有自己的喜好,家长的任务就是从漫天的英语学习材料中找到适合自己孩子水平并且 ta 也喜欢的材料。
如果你不想花时间学习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学好英语,那就一句话:让 ta 从小开始看英语动画片。
每天看 1~2 次,每次 20~30 分钟符合当孩子前水平的动画片。
到了可以阅读的年龄,开始上 RAZ 阅读,每天读 20~30 分钟,一篇或几篇。前面很简单,后面篇幅多时间就不够读几篇了。动画片接着看。
RAZ 往上就是自己找桥梁书读了,也可以考虑 A3000 系统。
关于如何知道孩子能不能看得懂动画片,你可以在稍微复杂的对话,或者关键的场景暂停下来,问孩子刚才在说什么。不能每一集都这样,同一个动画片抽查几集就可以了。选择的场景最好是两个角色在某个场景讲另外一个场景的事情,这样如果听不懂根据画面瞎猜也是猜不对的。
我家孩子从 2 岁左右开始看动画片,5 分钟一集的。动画片反正都是要看的,不如看英语的,跟着把英语一起学了。6 岁之前我都陪着一起读绘本。6 岁左右开始读 RAZ ,上小学以后时间不够,但是因为养成了习惯,做完作业有时间就会读。基本上每天都会看一集 22 分钟或两集 11 分钟的动画片。看动画片我都陪着一起看,这样不但自己可以跟着学英语,还能和孩子有共同的语言。对年纪小的小孩,动画片有没有英文字幕不重要(中文字幕肯定就不要了),如果家长英语听力不是很好,开着字幕跟着一起看没关系的。
动画片要家长自己筛选,选择内容积极向上,符合家长的价值观的,用词和语速要符合孩子当前的英语能力。
推荐一个讲如何用 RAZ 学习的公众号“胖爸爸的鸡娃笔记”,它这也有很多英语学习的材料了。
至于家长会不会英语,需不需要在家里进行英文对话,营造一个英语环境这些,都是加分项。没有也行,有就更好了!
一小时体验课下来,感觉内容挺基础的,主要是启蒙阶段,单词量也不算多,毕竟孩子年龄还小。综合课程频率与价格,我觉得性价比好像不太理想。尤其像我这样刚开始探索英语启蒙的家长来说,想先看看孩子对这类课程的兴趣和适应度,感觉这个价格还是有点小贵。
另外我们作为观众在孩子后面听,1 小时主要就教了几个动物的英语,然后展示了这几个动物的声音、动作。然后引导孩子讲句子之类,我们平时晚上看书,一晚上都不止这几个单词了感觉(但是我们很少注重孩子对句子的阐述)
所以很想在这里请教大家:
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感觉 2W 块钱学英语 8 个月,有点太奢侈了,但是英语我个人认为又非常重要,所以还是挺头疼,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只有 elsa ,我舌头不够靠后了,牙齿没挨着嘴唇了。都能给我识别出来并让我纠正。
缺点是每日课程没有新东西,一直反反复复那些内容。
]]>我们在学校里学英语,到高中毕业算下来能有上千小时,那为啥看美剧的时候,哪怕是生活化美剧,甚至儿童向动画片,只要没字幕,就直接整个聋人体验?
(只算中学 6 年 1200 课时,一节课 0.75 小时,课外学习算课时一半,共 0.75 * 1200 * 1.5 = 1350 小时)
可能很多人会说是因为从来没有认真学过英语,但我知道自己不是。
当年高考好歹还考了个 138 啊,大学入学还因为英语摸底考试得到过一学期的免修资格呢。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也是我“学校英语”最后的高光,高中的压力让我在大学四年放飞自我无心学习,四六级也只能是凭着高中基础的尾巴低分苟过。
而这些基础尾巴,还让我在毕业后对自己英语感觉非常良好。
但直到找工作时面试官看我简历上说自己英语不错让我说几句的时候,以及后来上班有时要跟国外同事电话交流的时候,那些 一开口只能阿巴阿巴、听话只能听个叽里哇啦 的尴尬时刻才彻底打碎了我的这个幻觉。
我决定还是想要捡回英语,这么大的学习时间沉没成本还是挺容易让人不服的。
和大多数人一样,在我立志要学好英语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背单词。
于是,一个背单词软件,几十天,7000 个 GRE 单词。
结果,除了所有单词在之后都很快被忘掉了之外,这个经历还成功造成了我对背单词这一方法的永久生理性不适。
当然我也尝试过重新学习语法。
但同样的,除了我对这个学语法经历本身有印象以外,那些语法知识也是没有半点想留在我大脑里的意思。
后来工作的时候,我好奇地问一个英语专业毕业的同事,结果他说他也没办法无字幕看懂美剧。
试想,一个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单词量和语法上,无论如何都是比我好上不少的。
我才意识到,可能我至少需要一个,除背单词和学语法以外的方法,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当时网上有一个非常火的英语自学博主,非常推崇模仿和跟读。
这让我回想我自己高中时候,也是因为课外的一些模仿和背诵让自己获过益,做题时很多时候可以通过语感而不是语法分析来做对。
我决定跟着他推荐的路线进行学习。
于是我花了约 200 小时过完了 Daily Dictation 、EnglishPod ,然后选择一些部分在 Aboboo 上进行跟读模仿。
当时我的公司附近有一个公园和一个商场,我就每天利用午饭后的时间,带着手机耳机,天气好去公园,天气不好就去商场,找一个没啥人的地方练习跟读模仿,周围人多就练练听力。
就这样练习了一年多,期间也刷了些美剧,听了些有声书。
最后 Aboboo 上统计到的练习时长大概是 600 多小时,美剧花了 160 多小时,有声书花了 460 多小时,总共加起来大概有 1400 来个小时。
这刚好跟我的学校英语学习时长持平了,那效果呢?
当时我是在一家小外企做程序员,整体对外语要求不高,但毕竟上司是外国人,用英语进行工作上的基本交流还是必要的
于是我从跟周围几个同事一样“听话听大意”、“说话像结巴”的水平,提升到“可以基本顺畅交流”、“偶尔还帮这几个同事翻译”的水平
但是这时的我,裸听美剧还是会一脸懵逼,能无字幕听懂的仅限于 Daily Dictation 的 Coach Shane 或者 A.J.Hoge 这种老师有意降低了语速和用词难度的听力材料。
原速英语总是听不清总是感觉语速怎么那么快,但是一看字幕一慢放,诶为什么又总是些熟悉的单词、而且人家明明说得很清楚?
这时我回想起学 Daily Dictation 的时候老师 Coach Shane 的一句话:“If you can say it, you can hear it.”
我想,可能主要还是因为自己的发音问题。
说都说不清楚,听不清楚也确实很正常。
于是我找了些视频教程重新认真学了一遍基础发音,然后选那些美剧里面的一些快语速的句子和 YouTube 上的一些快语速材料,进行精细化模仿练习。
这次我更新优化了方法,工具上也用电脑替代了手机。
电脑播放软件在调整速度、自由切分片段复读、对比自己录音方面要方便太多。
而上面这三点也是我练发音的关键方法:
就这样我练了几个月总共 300 多个小时。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听到的那些英语声音不再像以前一样需要我去“抓住”了,它们就像“自动钻到”我的耳朵里面去了一样。
我意识到,我的耳朵“升级”了
那些英语的声音不再是模模糊糊的,而是有种“晶莹剔透”的感觉。
至此,我发音这门课可以基本算“毕业”了。
但是这时,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显现了出来:tm 听清≠听懂 啊。
听到的声音再清楚,如果不能明白意思,那不也只能是“清晰的噪音”而已?
我在网上搜索了大量的资料,最后得出结论,似乎只有大量的输入才能解决我剩下的这个问题。
但是问题来了,需要多长时间呢?
我看到另一位用这种方法突破英语的前辈的经验里说到,这至少需要 2000 小时,并且有比较权威的机构给出了类似结论: https://www.state.gov/foreign-service-institute/foreign-language-training 。
于是,我又开始了漫长的英语输入阶段
精听用美剧,泛听则选 YouTube 上感兴趣的游戏、动漫解说以及 NBA 原声直播
精听操作方法是,先尽量不看字幕,听不懂的地方才看一眼字幕,觉得有必要复习的就用播放器打个视频书签,最后再复习一遍这些书签;
而泛听就只是单纯的过一遍,管它听不听得懂
当然一开始肯定是大部分都听不懂的,生词一堆不说,就算是不生的词也分辨不出来,所以精听的时候是经常需要回看字幕、打个书签什么的。
但因为没有强迫自己一定要背熟或者记住遇到的生词短语,所以整个学习过程心力消耗也没有很大,基本能让自己持续下去。
就这样,Desperate Housewives 、Brooklyn Nine-Nine 、The Middle ; The Amazing World of Gumball 、My Little Pony 、Gravity Falls 。半年、一年、两年; 500 小时、1000 小时、2000 小时。
终于,一年前的某天,输入 2000 小时成就达成。(当然如果算上之前的输入部分,实际时长已有 3000 小时了)
时长达到目标了,我却并没有感受到像之前练习发音过后“耳朵升级”那样的质变。
当然,这时的我,对于 Youtube 上很多内容确实也是可以无字幕听懂了,NBA 直播也能比以前听懂多很多了。
但是,没看过的美剧,无字幕还是感觉吃力。
我有些失望,决定暂时不继续了。
不过我需要搞清楚为什么,没理由别人行我不行。
于是我又去仔细研读总结了一遍我这种学习方法的相关资料,又去认真复习了一遍那些成功前辈的经验,此外还试着去学一门新语言看看有没有什么启发。
终于,我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
我意识到,对每一集美剧,完整来讲我就看了一遍(那些特别喜欢的集除外),而复习也只是过了一遍我打的视频书签
我那时认为,那些我没去打书签的地方,要么是“第一遍就能听懂的有什么必要复习”,要么是“这种冷门的生词有什么好学的”
所以我只需复习我认为重要的地方就行了,有的放矢、精准打击
我严重忽略了”完整复习“的重要性。
而我在学习新语言时发现:同一个视频,我在每次完整复习的时候,都会有新的收获。
有些语法和意思的细节和变化,只有在多次复习之后我才能注意到。
甚至有时候在复习的时候还会奇怪,诶这个简单的单词不是一直都在这里吗,为什么之前完全都没注意到它?
所以,我认为的那些“因为已经能听懂而没必要复习的”地方,反而很多都是让我能注意到并吸收新内容的重要上下文
而我打的书签,当然不可能记录到那些我还注意不到的地方
也就是说,我的“精准复习”,不过是找出来了一些自以为重要的单词和短语复习了一遍而已
而很多重要的语言细节,全被我漏掉了
于是我又再再次捡起英语。我开始找出以前看过的美剧进行复习
我这次发现,在复习的状态下,我基本都不需要看字幕了。那些冷门生词也好、rap 级语速的长难句也好,很多回听一下,联系上下文也能大概明白意思了,不完全搞懂也无妨
我突然意识到,也许这种难度的学习(复习),才是语言吸收的关键
因为它非常符合“比你所处的水平稍微高一点的‘i+1’可理解性输入”。
而我之前的学习方法,要么处在”第一遍老是因为听不懂而回听回看字幕“的状态,要么处在”复习书签时诶怎么这个短语又忘了“的状态,学习难度明显都远超了“i+1”。
在又复习了六个季的美剧之后,我试着打开了一集没看过的 How I Met Your Mother ,关闭所有字幕。
终于,好像,有那么点意思了。
虽然有些地方也还是不能一次性听懂;也还是会遇到生词,不过现在就算是生词也能联系上下文猜到它的大概意思了;那些猜不到意思的如人名、地名、文化梗之类,比例也不高。
为了验证,我又新开了几集。
结论,我终于算是可以无字幕看懂生活化的美剧了。
自此,我的英语自学时长累计已经超过了 4000 小时。
我后来发现,在那个研究多久能学会语言的数据网站上,有这样一句话:“A typical week is 23 hours per week in class and 17 hours of self-study. ”。
也就是说,这个网站研究出的“中文-英文”级别的 88 周 2000 个小时学习时间只代表课时,而你真正需要花的时间至少是 88 * (23 + 17) = 3520 小时。
对标这个 3500 小时,我多花了 500 多个小时。
没上过课、没出过国;也没那么些痛苦的背单词、听写、背诵;虽然效率不怎么高、弯路也走了不少。
Well, I'd say, fair enough.
回顾我这自学历程,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别人验证过的好方法,也是需要随你水平变化而调整的。
而调整的一个关键原则就是基于难度。
比如我花时间最多的方法——尽量不看字幕猜意思、不懂的时候才看字幕——实际上在学习后期才能算比较好的方法。
因为后期我能直接听懂的多,这时候那些听懂或看懂的上下文才能带动我的大脑去理解那些不懂的部分。而学习前期因为水平低,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听不懂和回看字幕上面了。
所以从实践来看,我越是急着让自己去学更多的东西,反而越容易让自己处在低效率的吸收状态中,而且这种苦行的状态还会增加自己无法坚持的风险。
只能说,“欲速则不达”,“温故而知新”,这些名言真是把我安排得明明白白。
基于苦中作乐、化整为零、即时反馈等等原则,本着砍柴无用磨刀最高的学习宗旨,在 Cursor 刚出来的时候就折腾了这款小插件,一路修修补补,现在正式分享安利。
希望大家用了以后能像刷文明一样刷 Anki——不知不觉就 One More Turn !
(注意:插件是 Anki 桌面版独有的功能,手机版无法使用)
完整展示
在 Anki 复习时,根据设定的完成卡片数量,自动弹出激励窗口。
Anki 桌面版 → 工具 → 插件 → 获取插件 → 填入代码 2070249668 → 确定
AnkiWeb 链接 https://ankiweb.net/shared/info/2070249668
如果对这个小项目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直接在本帖回复交流。
如果这个小插件对你有帮助,你的一个点赞或回复,就是对它最大的支持。 谢谢大家!
学习英语的朋友还可以看看之前安利的单词卡组 英语单词太难背?试下我重构的这套 4000 常用词卡组,模板专门设计,插图定制重绘
顺便例行安利, Camfirium,一个以学习 · 折腾、工具 · 玩具、编程 · 捣鼓、语言 · 语料为主题的小论坛
欢迎对学习(广义)折腾(……)、工具( AI 、笔记工具等)应用(低阶)、编程 · 捣鼓(入门)、二语习得( Refold 、沉浸、英语、日语)有兴趣的同学来串门
]]>想着,有没有适合入门英语学习的。 很遗憾,没有找到。
V2 的佬们,有推荐的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MWwqlI1h3k
因为是基于 4000 常用词教材,所以没有收录入门单词,需要有几百个词汇量和简单的英语基础。 因为翻译是 AI 处理的,还存在些问题,需要后续修正。
最后,这次重构是基于 Ankiweb 相关卡组的历史版本,感谢原教材作者和所有贡献者。
顺便例行安利, Camfirium,一个以学习 · 折腾、工具 · 玩具、编程 · 捣鼓、语言 · 语料为主题的小论坛
欢迎对学习(广义)折腾(……)、工具( AI 、笔记工具等)应用(低阶)、编程 · 捣鼓(入门)、二语习得( Refold 、沉浸、英语、日语)有兴趣的同学来串门
]]>看到 B 站视频、百度百科又毫无遮掩的显示了歌词: https://baike.baidu.com/item/大展鸿图/65686801
我最近创建了一个 Telegram 群:@englishchinwag,欢迎在中国的朋友加入,大家可以用英语自由聊天,不管你是初学者还是英语母语者,都欢迎参与。
👥 谁适合加入?
🤝 我为什么创建这个群? 我是一名长期在中国生活的外籍人士,拥有多年产品营销和管理经验,曾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团队合作,推动产品上线和市场推广。
我不是来卖东西的。只是最近时间比较自由,想建立一个轻松正面的英语交流空间。这里不是语法课,而是一个随时可以放松聊聊英文的地方。
🚫 群规须知
如果你感兴趣,欢迎加入:https://t.me/englishchinwag
我们群里见!
Hi everyone,
I recently created a Telegram group: @englishchinwag, and I’d like to welcome anyone in China (or connected to China) to join and casually chat in English -- no matter your current proficiency level.
👥 Who’s it for?
🤝 Why I started this group I'm a long-time expat living in China, with years of experience in product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I've worked with multicultural teams on product launches and go-to-market strategies.
I'm not here to sell anything. I just happen to have more free time lately, and wanted to create a relaxed, supportive space for English conversations. Think of it as a casual chatroom, not a grammar class.
🚫 Group Rules
If this sounds like something you'd enjoy, feel free to join: https://t.me/englishchinwag
See you in the group!
]]>尝试过当志愿者,发现没啥作用。
尝试每天刷一两集英剧美剧,刷完了《老友记》,《摩登家庭》刷了一半,以及一堆其他美剧。只看英文字幕、不看字幕都试过,感觉也完全没啥进步。由于语速和口音,好多角色说的话还是几乎听不懂,全靠看视频猜个大概。
尝试背单词,花了几个月用 Anki 背完了雅思和托福单词,每天像折磨一样花 1-3 小时根据记忆曲线复习和背单词,但是对阅读能力并没有什么提升。几周后放弃复习,几乎全忘光了。每次看到以前背的单词,唯一的感受就是:这个词我以前背过,意思是什么忘记了。感觉光背单词不结合具体场景,对我个人来说几乎无效。
尝试精听播客,一句话一句话写下来再改错,似乎也完全没效果。
尝试去 VRChat 和别人社交,由于性格比较 i ,不敢主动和人搭话。蹲一两个小时才可能会找到一个愿意和你聊天的。有个"No Time Two Talk"的世界可以创造一对一的环境,但是时间很短,只够说两句话。花了两星期,投入几十小时,真的能愿意和你聊天并且愿意听你说话、对我提升英语有所帮助的人可能才一两个,而且即便加了好友,大部分都再也见不到了。
尝试去各种教堂蹭免费 ESOL 英语课,有的太远,有的水平太低(可能就初高中水平),有的只对有身份的本地人开放。去了几个月,感觉作用也很有限。
尝试沉浸式学习法,每天娱乐只看 YouTube ,学习只刷 Udemy 网课,做笔记也只用英文,思考也只用英文,看文献也只用英文。尝试了两次,太痛苦,每次都只坚持了一个月左右就放弃了。
在英国已经快两年时间,感觉作为一个 i 人,可能在英国学英语和国内学英语唯一的区别就是多了免费的 ESOL 英语课,其他毫无区别......真的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学好英语,感觉一辈子都受困于自己的性格,做大部分的事情难度都是别人的几十倍上百倍。
]]>然后重复听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不懂的,会单独查,再接着继续重复听,直到最后都能听懂!
纠结的点来了
1 、我听英语播客的目的是为了加大词汇量,主要是能结合工作场景的那种,这种听播过程中记录下的生词貌似也没办法很好的结合工作场景,但确实可以掌握一些之前不了解的词汇
2 、工作本身是 Java 开发,主要也想能快速的阅读技术相关文章,有没有类似相关的播客或者推荐的途径呢?
]]>AI 翻译的是:我是未来的你,倒是和字面意思是一样
]]>几乎 0 基础
]]>这个经历让我更加确信,英语学习可以是轻松愉快的,背单词学语法不是必须的。
事实上,我的英语口语入门也是从“听句子理解句子”开始的,
用的是电影中那些有趣的对话,其中很多对话我几乎都能完整背下来。
当然,那是一个持续多年的漫长的过程,如果对此没有兴趣,是很难长期做下去的。
为此,我制作了一个小游戏,可以让重复句子这个过程有趣些。
我已经建了一个小群,专门用来做这事儿,人数限定为 5 人。
具体的学习计划: https://telegra.ph/%E8%8B%B1%E8%AF%AD%E5%8F%A3%E8%AF%AD%E5%85%A5%E9%97%A8%E8%AE%A1%E5%88%92-04-07
]]>( 8 岁,口语简直就是现实版美剧对话,我完全跟不上)
现在回国,他父母不会英语,学校也是一般私立学校。
怎么保持住他俩的英语敏感度,或者更加提高呢?
目前想到的方式是他俩之间用英语交流
把他们看的 tv 改成全英怎么样?效果好不好呢?
有没有相同类似经历的人呢?想听听
]]>计划的时候感觉良好,认为几天学一课很快能学完,但是等开始学了才感觉,只凭自制力真的挺难做到持续学习这个事情,最后就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四个月才学了十几课,感觉按我这个进度,学一年都不一定能考过 N5
你们都是怎样去学习外语的,对于我这种情况的难道非得去报个培训班吗
]]>c 端用 client ,customer ,front ,好像都不大合适
]]>比如这个武侠网站上的 凡人修仙传翻译版。https://www.wuxiaworld.com/novel/rmji/rmji-chapter-1
主要就是担心翻译的 和本土的英语有差别
]]>1.查单词,有对应单词的翻译和例句,并且可以发音、可以收藏查找过的单词以供日后复习
2.有手机屏幕取词功能,看英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可以取词翻译并且收藏以供日后复习
3.有科技类或其它的英文文章可供阅读(这点不强求,有就更好)
在此感谢各位 V 友推荐。。。
]]>大家有什么推荐的学习路径或者培训课程推荐,目标是用一年完成学习,后续能有相应的环境或者社区或者群能保持英语的读写听说能力。
]]>目前新概念英语 1-4 的英音和美音跟读材料已经上传!希望这个应用能帮助你更轻松地坚持跟读练习,提升口语能力!
欢迎访问 https://hispeaking.com 体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您的反馈。
目前仅支持 PC 浏览器访问,Mobile 端适配还在开发中。
]]>一般没人能全天背单词,都是上完课上完班晚上背,但背完单词这一天不就过去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