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是新能源还是说国产芯片,在知乎上看到说是已经可以生产 7NM 的了,这在国际上算什么水平呢,接下来的几年里可以跟上第一梯队吗
]]>CS2 皮肤市场蒸发近 20 亿美元 Valve 在 10 月 23 日推出了一次更新,允许用 5 件普通隐秘品质皮肤(红色)汰换刀具和手套。 这个举动有些出乎意料,因为 Valve 可以通过在其社区市场上收取皮肤销售的佣金赚取大量利润,但这实际上可能是公司一个聪明的策略,因为许多高价值的物品,比如刀和手套,通常在外部网站上交易,而 Valve 无法从中获利。 通过打压这些物品的价格,可以减少人们在其他平台交易的意愿,转而在 Steam 上进行交易,从而让 Valve 获得本应失去的收入。
]]>几乎所有城市的 路边摊/外摆 都比过去明显多了,包括很多大型酒店,5 点左右都开始外摆做外带。
一方面帮助了不少人生存,但对背后实体门面的来说,真的蛮大影响,
新的门面店应该一半都是亏的!
]]>虽然夏天可能大家不愿意出来,但确实不至于人少这么多。
]]>我的基本逻辑是:全面征收房产税的时候是中国 中短期 房价的低点(我的核心逻辑,因为我无法预测后面经济如何,先从一个房产税入手)
那么对房产税实际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占比
因为房产税一旦实行,一定会导致 房子销量暴跌,就会影响地方财政,财政不稳是大忌,而我国是一个追求稳定的政府
一般来说只有土地金降到 10%以下,这个时候说明土地财政到头了,已经可以完成历史使命,那个时候就是房产税出炉的最佳时机。
那么现在的核心问题是土地财政收入占 从 20%降到 10% 要多久? (土地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占比) 2020 年是 46% --> 2025 年是 20.28% --> (10% ?)
降到 10%还需要约 5 左右,即 2030 年左右( 5 年左右,可能更短,这个时间是估计的。具体多少鬼知道)
结论:个人预测 2030 年左右房产税全面征收,是中国 中短期 房价的低点
]]>我提到了一句话: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红利。 其实红利一直存在的,只是相似但不同,而且红利在哪里大家都知道,只需要筛信息的正确性。
我现在这么看宏观与微观:
现在全球上升趋势最明显的是两大市场:1. 美国是科技革命; 2. 日本是经济复苏。至于 CN ,经济衰退。这三点大家都知道。
其实美国经济一直不好,美国股市这轮增长的原因是因为 AI 科技革命。就这么个道理,作为资本家,你看到科技革命:1. 不投资资产一定缩水; 2. 投资资产可能增长也可能缩水。脑子正常的资本家都会选择投资,所以美国经济数据不好但股市增长强劲。
再仔细掰扯下美股,就会发现三个板块可以买:
日本,其实日本不仅仅是经济走出衰退那么简单,还因为 CN 这边问题导致了大量的人去日本,很多的外来人口、资本流入,这点与新加坡比较像。
至于 CN ,相信大家刷信息对这块已经了如指掌,系统性问题(资产负债表衰退)怎么可能两三年就走出来,深度通缩——通缩迈入第三年,现在通缩深入人心,即使出现根本性的政策变化(我认为这个政策是税收,把生产端的税收到消费端),也不可能一两年转变,因为市场具有惯性。没有根本性的政策变化,这个周期我觉得要 5 年甚至 10 年,也就是一代人。
其实再掰扯下 CN ,大家还记得 18 年贸易战开打带来的失业吧,我认为那是这轮经济衰退的开端。尔深层次原因,则要追溯到涨价去库存了:08 年四万亿大基建带来了经济衰退,13 、14 年的情况与现在是比较像的,但是 web2 从 08 年开始萌芽到 14 年已经呈现飞速增长了,经济在恢复正常。web2 带来了经济正常增长,房地产的债务杠杆扩大了经济增长带来了繁荣,形成泡沫。这个泡沫 在 18 年被美国戳破,因为疫情的原因全球供应链中断,让泡沫破裂速度延缓了 2 年,之后经济衰退用了三年,让每一个人都体会到了寒冷。
但不要丧气,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红利。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相似的。
在一个月前朋友问我怎么选高考专业,我想了下,给出了这几个建议:
其实未来的趋势/红利大家一直都知道,只是很少人能承担得起押注成本。而普通人的选择/想法是注定的,身边的人都是普通人普通选择的未来模板。
送给大家一句话:努力是什么?努力不是让自己去寻找机会,而是在机会摆到面前的时候,自己有资格去选择机会。好比一个人在天天研究买啥彩票能得大奖;另一个人被别人告诉面前的彩票一张是 100w S 币,一张是 100w Y 币,你选择哪个?努力的意义是知道 S 币好还是 Y 币好,去挑一个最好的。
祝大家都能做风口上的猪,而不是去想办法跳龙门的鲤鱼。
]]>
大家可以随便评论,到时候看结果
]]>父母共发 1000 元的意思是父亲、母亲各发 500 元。有一方过世的,则在世的拿 1000 元。父母双亡的,发给本人。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共发 1000 元的意思是四位隔代长辈各发 250 元。隔代长辈若有过世的,其余人平分 1000 元;四位老人全部过世的,不再发放隔代长辈的钱。
这个方法既可以解决养老问题,又可以促进消费,还迫使大家争先恐后地造娃。虽然少生、晚生、不生表面上不罚款,但是因为每年变相给有娃人群定向放水 10 万亿左右,其实等于被收了生育不积极税。
为了鼓励大家重视下一代培养质量,这里的 1000 元还可以改为差异化设置:高学历或者高纳税人群的长辈发 3000 ,普通人群的长辈发 1200 ;低学历且低纳税人群的长辈发 800 。
]]>其中 10 国赞成,带头的是法国和意大利;12 国弃权;德国、匈牙利等 5 个国家反对。
具体税率方面:
特斯拉:7.8% 比亚迪:17% 吉利:18.8% 上汽:35.3%
在中国合作调查,但尚未单独抽样的中国其他电动汽车生产商:20.7%; 中国其他不合作的电动汽车生产商:35.3%。
目前,欧盟汽车进口关税为 10%,这意味着中国制造的电车卖过去,要面临最高 45.3%的关税。
这操作锁喉国内车企了?
以后电车车企利润能下降多少?
关税增加了如果不降低成本只能提高售价,销量下降
降低成本,质量不过关销量下降
亏钱卖,硬抗 5 年,zf 给补贴
车企倒闭更多人失业,新能源即将到头了?
现在一点也看不懂了!!
]]>“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由 25%下调到 15%,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
其中关于这一点政策,增加购房杠杆。
我们都知道,08 年金融危机,其中的导火索就是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和次级贷款市场的崩溃。 那在当前时间点,我们的就业环境比较严峻的情况下 我们还如此上杠杆,难道不怕出现这种问题吗?
要么就是队伍里边有坏人,准备破罐子破摔 目光短视 杀鸡取卵 度过当前再说。
要么就是对于国家的发展相当有信心,能够保证上杠杆的人将来有工作 能挣到钱 还得起贷款。
所以大家是什么看法呢?
再次声明:本帖仅讨论关于本政策本身的思考,不涉及对于是否推荐购房的讨论。
]]>这怎么理解?
]]>案例一:银行被大范围房贷提前还款。作为事实无需补充说明
认知:有钱人的闲钱不知道其他用途,房贷作为几乎最低的贷款,曾经是有钱人角度特意想要多用的,但如今显然这类人没有更好的盈利方向,所以还房贷成了首选。
案例二:银行的存钱困难度增加。最近看的小视频,好几个都是影射银行办理存款难的问题。
认知:有钱不让存,让用起来,结合案例一,显然颠倒了银行前两年的贷款大于存款的情况,银行成了有钱也用不起来的状态。最近连我的信用卡分期利率都给到了 3.2 折。
案例三:穷人赚钱更难。找工作难的消息几乎是现在到处都能看到的。
认知:经济状况的最终承担还是穷人,为了生存省吃俭用不得不卷。以我为例,高支出+低收入,无加薪无奖金有加班等等诸多因素,却不太敢换工作。
注:本文讨论经济,但不讨论 zz 部分(无力改善只是吐槽就没必要了,重要的是思考当下环境)
]]>同样的之前某直播带货的事情“漏税”也是这样,主要就是反映国内的税务筹划已经没用了。无非就是程序上的一些问题;如果是资产达到一定水平的中产,倒也是可以考虑一下身份海外化了。
还是强调一下,加税是全球性的,太平洋两岸都会加。然后考虑到这个拿移民身份的话,一些社民国家显然不适合去,不然查税会查的烦死。最后也就只能去新加坡叻。
]]>首先是汇率降的分析:这个国家通货膨胀,肯定是货币政策比较宽松,那么流入到外汇市场的这个国家的货币就会增加,既然供给增加,那么汇率自然下降。
然后是汇率升的分析:这个国家通货膨胀,国家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降温经济,那么资金就会从其他国家流入到这个国家,以获得高利率的回报。从而导致外汇市场上,人们卖出其他货币,买入这个国家的货币,从而导致外汇市场上这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减少,那么汇率自然上升。
感觉两个想法都合理呢,哎,咋理解啊
]]>
]]>假设 P 代表本金,n 代表期数,i 代表利率,S 代表本利和。
如果今年赚的钱为 P,那么明年赚的钱为 S1=P+Pi=P(1+i),这个很明显。 2 年后为 S2=P*(1+i)(1+i),n 年后为 Sn=P(1+i)^n,这就是复利的公式。 复利,就是每期利息加到当前的本金中,作为下一期的本金 P,利滚利。
反过来,在已知 S、P 和 n 的情况下,求利率 i。 由 Sn=P*(1+i)^n 变换 Sn/P=(1+i)^n 再变 (Sn/P)^1/n=1+i 得到公式:i=(Sn/P)^1/n-1,这就是复合增长率的公式啊。
复利预估未来,复合增长率评估过去。
]]>